籍洪达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hongda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籍洪达动态 正文内容
“与古对话”的自我修为
2015-05-12    浏览(1233)        来源:籍洪达 官方网站

籍洪达生性腼腆、内敛,山东人,却有点男生女相,书生气十足。因其读书时,上过我开设的“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导读课程”,故有所接触。印象中,他比一般学生勤奋,于传统着力甚多。虽交谈间,亦流露出“古”与“今”、“旧”与“新”的纠结,但其内心相对安静,能释然于时下流行之风,专注古人。这种选择在他的同龄人中,显得有些“特别”。一般而言,年轻人容易被今天的世界所感触、影响,并因此选择更为新颖的艺术样式、理念。但洪达却似乎游离于他的时代,虔心看似“老旧”的视觉形态。在80后身上看到如此文化态度,着实令人惊讶。

惊讶,不仅因为他选择了不同于同龄人的绘画样式,更因为他敢于选择的勇气。传统,在中国文化史中向来不是速成。它需要长时间的浸泡,在不断的体验中感悟、消化。或可以说,新的创作方式相对容易获得成效,但传统方式却难能短期奏效。诸如线条、积染以及画面气质的营造,看上去细微的变化、提升,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伏案过程。正如潜行传统之路的洪达,虽面貌初成,然用线、用墨仍有锤炼、提升的巨大空间。可见,选择传统的洪达,其实是选择了一条漫长的“与古对话”的自我修行之路。

更为甚者,传统并非简单的技术体验,亦非可规划的思维训练,而是一种文化感觉的熏陶过程,需要相关历史经验作为基础。所谓画外三千卷者,指的正是这种“感觉”。对洪达这代人而言,获取如此“感觉”的培养,并非易事。现代生活的快捷、功利,与传统所需要的优雅、超脱相距甚远。与之相应,现代人的美学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与古人不同。如此条件之下,研习本即强调漫长体悟过程的文化形态,可谓难上加难。洪达能够直面如此具有难度的挑战,单其勇气而言就令人佩服。或许,正是因为“选择”了与古对话,洪达在生活中也相应改变了“自己”,使他具备了同辈人很少具有的书生气。与他相交,平和顺畅中带有一点文静。所谓“鲁人南相”,在洪达身上,或是因为他在绘画方面的文化选择。

就此而言,选择了“与古对话”的洪达,不仅是绘画本身的选择,还是一种生活体验方式的选择。在这条路上,时间与耐心往往是决定能否“通融”的基准条件。显然,洪达具有这种走向“通融”的条件。

2014年3月10日

标签:籍洪达,青年画家
分享:
下一篇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